民营企业的创业过程与企业家形成过程是统一的,而国有企业往往是先有企业后有经营者的。从理论和实践上看,国有企业经营者选拔中存在诸多难题,它体现在风险承担的不对称、信息缺陷严重、选拔标准在实践中扭曲、经营者身份的准官员化、能力信号显示与专用性知识投资之间的突出矛盾上。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任何意义上的国有企业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效。为此,要通过对国企准确定位,区分不同类型的经营者,政府主动"淡出"选拔过程与相机干预相结合,发挥机构投资者的作用及发展完善的经理市场来加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