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首页 > 人文版 > 当期目录
马克思哲学的主体性问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发布时间:2011-05-06  点击数:
作 者:赵凯荣;
关键词:异化;主体性;历史
摘 要: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发表对马克思哲学来说绝对是一种历史事件,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足以震撼马克思哲学研究。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许多人来说,这似乎意味着,类似苏联和中国那样将马克思哲学理解为一种客观规律的学说被颠覆了:马克思哲学是一种关于人的、内在性的、主体性的人道主义的学说。国内一些学者也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主体性哲学的设想。在这种情况下,也产生了另外一种情况,一些学者努力想协调这一点,希望把马克思哲学理解、解释为一种科学与意识形态、主体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来缓解、消解这种冲突。当然,也有类似阿尔都塞那样,坚定地站在另一边,坚决主张马克思哲学是一种无主体的哲学,或者如葛兰西那样,将内在性仅仅理解为马克思不得不借用的一个哲学旧范畴旧概念。由于这个问题涉及到马克思哲学的许多根本性方面,因此不能等闲视之,必须一一予以澄清。


[PDF](下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