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题材小说中的文化认同经历了乔光朴式的强烈民族文化认同,中经印家厚式的家庭伦理认同,康伟业、林珠式的跨国文化认同,吕建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最终发展到朱卫国式的社群伦理认同的危机及宗教式认同。改革题材小说中文化认同的蜕变使作品的审美品格经历了从悲壮、情调叙事、悲凉到悲剧的演变。然而这样一种历时的、被动地依据时代和社会变革书写文化认同的方式体现了改革题材小说的缺失。《古船》以史诗般的审美风格体现了文化认同的构建必须纳入到对自我与现实的双重超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并不失文学审美特质的综合性思考框架之中。